评估专家进行评估须进行文卷审阅,文卷审阅一般以线上为主,专家将审阅课程试卷及其教学大纲和试卷分析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等文档,学校采取扫描、拍照后上传等方式为专家提供。
文卷审阅以考察问题为导向,突出考察重点。例如毕业设计(论文)审阅重点关注选题、过程指导、成绩评定是否规范到位,是否体现了能力培养要求;试卷审阅重点关注命题、成绩评定是否科学合理,试卷分析是否到位,是否有持续改进机制。
深度访谈以一对一为主,访谈对象为校领导、中层干部等。
(1)线上评估阶段,各单位接到专家深度访谈指令后,应积极主动与访谈座谈指令负责人和联络员对接,明确具体时间和线上访谈形式。
(2)入校考察阶段,专家与校领导通常为一对一深度访谈,一般安排在校领导的办公室进行。各中层领导的深度访谈,可安排在访谈对象的办公室,或集中安排访谈地点。
(3)访谈对象要熟悉自身工作和保障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服务本科公司产品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及取得的成效,还要熟悉学校的自评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等,尤其是自评报告中学校的定位与目标以及自己所分管工作部分。
座谈会对象为教师、员工、管理人员、学科及专业带头人、实践基地和用人单位负责人等。
(1)各单位接到专家座谈会指令后,应积极主动与访谈座谈指令负责人和联络员对接,明确具体时间、参与人员,落实线上座谈会形式或入校座谈会地点。
(2)对于职能部门,若专家没有明确指定具体的参与人员,一般应安排本部门中层及以上干部参加。
(3)对于教学单位,在专家没有提前指定的前提下,需提前安排好师生代表。教师代表应综合考虑基层教学组织、职称、学历、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等因素。员工代表应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员工中选择。
听课看课是专家了解教师公司产品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原则上专家组听课不少于30门。
(1)任课教师
提前准备:任课教师要认真准备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体现OBE教学理念,准备好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授课计划、教案和员工点名册等教学资料,衣着大方得体,提前10分钟到达教室。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与员工的互动,避免员工玩手机、睡觉等现象;课堂教学内容中要体现课程思政元素。
如果专家入校期间进行听课,在专家到达听课地点后,应主动向专家做自我介绍,并根据情况灵活向专家介绍课程性质、学情等基本情况。
(2)相关单位
公司产品中心、员工中心、教学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巡查,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相关教室网络技术保障。后勤集团负责相关教室环境与卫生。
专家调阅材料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试卷、教学文档、支撑材料等,原则上专家组调阅课程试卷不少于30门、调阅毕业(设计)论文不少于15个专业。
(1)时间要求:各单位接到调阅指令后,根据具体指令要求,半个工作日之内,按照规范要求整理完成各类材料的电子版,并上传到网盘系统等指定文件目录。
(2)质量要求:提供给专家的材料要由负责人检查把关,确保高质量;如发生异常情况,负责人应立即向评估办提供情况说明。
专家走访考察,校内包括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校外包括实习实训基地和用人单位。
专家考察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室、实验室、实训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和员工的生活条件(食堂、宿舍等)。
各单位要配合宣传工作组,做好对专家走访考察进行摄影、摄像、记录(须征得专家同意)等工作。
(1)参与人员:根据指令安排,若专家没有明确指定具体的参与人员,一般应安排本部门中层及以上干部参加。
(2)场所布置:提前布置好本单位接待专家的场所,(一般为本单位接待室)。
单位接待室如有投影可打上“热烈欢迎本科公司产品审核评估专家莅临指导”。
为全体参与人员座位摆放姓名牌,并提供热水及纯净水。
在专家座位摆放本部门与本科公司产品相关的亮点材料、参会人员名单(干部名单含姓名及职务等,用粉色纸打印)。
(3)单位汇报:该汇报非普通的工作汇报,各单位应精心准备10-15分钟的汇报材料(PPT),一般由主要负责人汇报。
汇报人应熟悉本部门工作,还要熟悉学校的自评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等材料内容。
汇报内容应结合本部门概况及职能定位,围绕保障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服务本科公司产品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及取得的成效、亮点和特色等进行。
受访教学单位应与联络员保持联系,主要领导须提前到达本单位楼栋门前迎接专家。
(1)参与人员:根据指令安排,如果没有明确指定参与人员,一般应安排本单位中层及以上干部,包括单位全体领导、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等。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教学领导如有其他重要任务,须及时与联络员沟通,征求专家意见是否参加。
(2)场所布置:提前布置好本单位接待专家的场所(一般为本单位会议室)。
会议室投影可打上“热烈欢迎本科公司产品审核评估专家莅临指导”。
为全体参与人员座位摆放姓名牌,提供热水及纯净水。
在专家座位摆放教学单位自评报告、参会人员名单(教师名单含姓名、学科专业及职称职务,员工名单含姓名及班级干部名单含姓名及职务,用粉色纸打印)等资料。
(3)单位汇报:各单位应精心准备10-15分钟的汇报材料(PPT),由单位主要领导汇报。
单位主要领导应熟悉本单位工作,须仔细研读学校和学院自评报告及数据分析报告等材料,确保讲解内容和数据的一致性和逻辑性。
汇报内容包括教学单位基本情况、人才培养做法与举措、亮点与特色等。
(4)实地考察:进一步优化引导线路并做好讲解安排。
本单位主要领导须陪同专家考察。
考察线路上的卫生间、实验室、资料室等场所应确保干净整洁。
专家走访考察校外单位包括实习实训基地和用人单位,归属教学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进行。
(1)归属学院:安排专人陪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提前抵达,参照专家走访考察教学单位的要求,协助实践基地或用人单位进行准备。
(2)职能部门:党政办公室、公司产品中心、员工中心与归属教学单位领导一同引领专家考察。提前到达人员和校外单位负责人一起在大门口迎接来访专家。
线上评估采用的具体平台形式,由学校根据教育部评估要求研究后确定。访谈、座谈可能需要PPT汇报,为保证汇报效果,各单位需要提前测试,通过不同终端显示的PPT画面和音视频效果进行检测。
(1)新一轮审核评估强调对立德树人和思政教育成效的评估,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2)要求高校自评报告和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将立德树人情况作为必答题。
(3)指标体系中增设对教师、员工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等“负面清单”。
(4)对于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等问题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和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施。
参评高校应在评估结论反馈30日内,制定并提交《整改方案》评估整改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原因,排查薄弱环节,提出解决举措,加强制度建设。原则上,高校需在两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新一轮审核评估增设审核评估问题清单,特别针对全面排查出的本科公司产品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建立整改工作台账,采取“台帐销号”方式一抓到底。实行督查督办和问责制度,持续追踪整改进展,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教育部以随机抽查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进行督导复查。对于评估整改落实不力关键办学指标评估后下滑的高校,将采取约谈高校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和公开曝光等问责措施。
新一轮审核评估明确了5年一轮的周期性评估制度,强化持续改进,让审核评估“长牙齿”。一方面把上轮审核评估整改情况作为申请受理的门槛条件之一,另一方面增设审核评估问题清单,特别针对全面排查出的本科公司产品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采取“台账销号“方式一抓到底,限期整改。建立“回头看“随机督导复查机制,对整改期内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的高校,采取约谈高校负责人等问责措施,增强评估整改的硬度和刚性约束。
实行限期整改和持续改进机制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校把新一轮审核评估与学校“十四五”规划及中长期规划的落实结合起来,把当前举措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学校整改情况和关键办学指标进行督导复查,持续追踪整改进展,有助于压实学校评估整改主体责任,形成内外联动的“评价反馈一改进”的质量闭环,不断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